最新技术早班车 | 听,来自技术前沿的声音--众智网「凯发网站手机登录」
发布时间:2019.09.16        阅读次数:

新材料

二维材料力学性能研究取得新进展

张忠、刘璐琪与美国德克萨斯州奥斯丁分校教授黄瑞、清华大学教授徐志平合作,发展了普适性测量少层二维材料弯曲刚度的微孔鼓泡实验技术,实现了少层石墨烯(Graphene)、六方氮化硼(hBN)、二硫化钼(MoS2)等三种材料弯曲刚度的直接实验测量。


上海硅酸盐所等开辟无机柔性热电材料研究新方向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史迅、陈立东、孙宜阳、副研究员仇鹏飞等和美国克莱门森大学教授贺健合作,开发出基于Ag2S柔性半导体的新型高性能无机柔性热电材料和器件。该研究开辟了无机柔性热电材料研究新方向,为基于高性能无机材料的全柔性热电转换新技术的开发解决了最起始也是最关键的一个难点。


国家纳米中心利用短肽自组装纳米材料改善乏氧肿瘤治疗策略

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陈春英课题组首次报道了一种基于生物相容性较高的氨基酸短肽修饰普通碳酸酐酶抑制剂(CAI)的自组装纳米材料,靶向乏氧肿瘤细胞并实现特异性杀伤,为乏氧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机制和策略。


氨基糖与金纳米复合材料在抗菌方面的应用研究取得进展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天然产物研究中心研究员邵华武课题组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蒋兴宇课题组合作开发了一种氨基糖与金纳米复合材料来抑制革兰氏阳性菌的生长。这种复合材料通过对细菌细胞壁合成的破坏作用及利用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细胞壁结构的不同来特异性抑制革兰氏阳性菌,可得到窄谱纳米抗菌材料,从而避免了对益生菌的伤害和防止菌群失调。



化工领域

半导体塑料中可进行离子交换

东京大学首次发现,半导体塑料(高分子半导体)中可以进行离子交换。离子交换广泛应用于净水、蛋白质分离纯化和工业污水处理等,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化学现象。本次研究发现一个创新性原理,即利用这种极为普遍的离子交换,可以控制半导体塑料的电子状态。利用该原理,研究小组精确控制了半导体塑料的电子状态,成功实现了具有金属性质的塑料。


上海有机所等在金属二氟卡宾化学研究中取得进展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有机氟化学重点实验室张新刚课题组和美国加州洛杉矶分校的Kendall N. Houk课题组合作,首次通过钯金属完成了二氟卡宾亲核与亲电反应性调控并可调控地用于有机合成中,实现了对二氟卡宾的“驾驭”。


FeCu分子筛NH3-SCR催化剂的一锅合成法

福州大学鲍晓军教授课题组提出了不使用介孔模板剂直接水热制备FeCu-ZSM-5分子筛的“一锅合成法”。提出的制备方法克服了传统杂原子分子筛制备工艺冗长的缺点,极大地缩短了制备流程、降低了过程的能耗和成本。该研究为高性能NH3-SCR脱硝催化剂的设计和制备提供了一条简单可行、绿色环保的制备新途径。


双掺杂诱导Fe2N/ Fe3N界面杂化及d轨道调控——高效碱性双功能催化剂

中山大学童叶翔教授团队与湖南大学M.‐Sadeeq Jie Tang Balogun教授,广州大学黄勇潮副教授合作,通过界面调节及电子调控提高了电催化剂的催化活性。




生物医药

新系统可模拟人类胚胎早期发育最关键过程

《自然》杂志发表了一项干细胞领域研究成果:一种可以成功模拟人类胚胎着床后关键过程的系统问世,有助于增强我们对人类胚胎早期发育的理解,也不涉及与人类胚胎研究相关的生物伦理问题,因为该系统是在一种严格受控的环境下,使用的是人体多能干细胞。


美新研究可大幅增加活体肝脏体外保存时间

美国研究人员提出一种可大幅延长捐献的活体肝脏保存时间的方法,未来有望为肝移植手术赢得更长的时间窗口。这种新的低温保存方法可以让肝脏组织的保存时间从9小时增加到27小时。


与左撇子相关的基因区域首次被识别

英国科学家首次识别出与左撇子相关的基因区域,而这些基因区域与大脑内的语言相关脑区相联系。


胎儿肠道中首次发现真菌群落

最新发表在美国实验生物学学会联合会杂志《FASEB期刊》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在人类胎儿肠道中存在真菌群落,其会随着妊娠时间的增加而发展。这是科学家首次在胎儿肠道环境中观察到真菌。





光电芯片

印度开发高灵敏度氢气传感器

印度研究人员最近开发出一种高灵敏度传感器,它可在浓度极低情况下检测出氢气,有望在一些使用氢燃料的地方用于检测是否有氢气泄漏。


14.1T!加速器磁铁场强刷新世界纪录

美国能源部费米实验室的科学家日前宣布,他们获得了加速器转向磁铁迄今最高场强——将磁铁冷却到零下270摄氏度左右时,创下14.1T(特斯拉)的新世界纪录。


物理所等开发电化学活性多功能隔膜涂层提升锂硫电池性能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清洁能源重点实验室E01组副研究员索鎏敏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李巨和博士薛伟江合作,在前期“嵌入-转化”混合电极大幅提升锂硫电池单体能量密度研究基础上,首次开发了一种同时具有高电子-离子电导和电化学活性的Chevrel相Mo6S8隔膜多功能涂层,并将其应用到锂硫软包电池的研究中。


生物物理所研制出分子尺度分辨率干涉定位显微镜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徐涛研究组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干涉条纹定位成像的新技术,并据此研制出新型单分子干涉定位显微镜,将荧光显微镜分辨率提升至3 nm以内的分子尺度,单分子定位精度接近1 nm,可以分辨点距为5 nm的DNA origami(DNA 折纸)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