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技术早班车 | 听,来自技术前沿的声音--众智网「凯发网站手机登录」
发布时间:2019.11.11        阅读次数:

Li-N2电池:一种可逆的储能体系?

近日,南开大学周震教授和信阳师范学院张彰博士将石墨烯作为正极材料引入Li-N2电池。在实现优异的循环稳定性的基础上,这一体系提出的概念证明也为Li-N2电池提供强有力的测试表征,促进了对Li-N2电池的全面理解。


主客体掺杂导致的纯有机室温超长磷光材料

北京理工大学的董宇平、蔡政旭课题组开发了一系列纯有机的无重原子掺杂材料,把客体分子掺杂到供体或受体基质中得到的掺杂材料均具有强烈的荧光以及磷光发射,且该类材料对光、热和湿气相当稳定。


一种生物来源的医用粘合剂可用于伤口愈合

重庆医科大学张曦木博士团队首次报道了一种用于伤口愈合的基于大鲵皮肤分泌物(the skin secretion of Andrias davidianus,SSAD)的组织粘合剂,SSAD生物胶具有较高的黏附强度,并能保持粘结界面的柔韧性,可以促进皮肤伤口的愈合并在三周内完全降解。


多变量MOF官能团的印迹分布

近日,美国Texas A&M University周宏才教授课题组利用预先连接的双有机连接体来调控官能团的印迹分布,探索了模板连接体的柔性链长度对官能团在多变量MOF中分布的影响.


氢化反应选择性可切换的超分子反应器

近日,大连理工大学的段春迎教授团队通过将辅酶的活性中心引入金属-有机超分子体系,制备了一种氢化反应选择性可切换的超分子反应器。


“修”金属硫化物原子结构,“优”碱性析氢催化剂性能

兰州大学严纯华院士团队席聘贤教授与香港理工大学黄勃龙教授团队以NiS2二维纳米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引入过渡金属”的方法成功构筑了M-NiS2纳米片结构,并利用球差电镜等先进手段来深入挖掘引入过渡金属原子后对NiS2原子排布的影响并确定了引入原子在NiS2中的位置。


路易斯酸诱导的自由基脱羧吡啶化反应的选择性调控—构建吡啶取代的季碳中心

近日,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黎书华课题组利用量子化学计算结合实验研究的策略发展了一种基于路易斯酸选择性调控自由基脱羧吡啶化反应的新方法,实现了一系列含吡啶取代基的大位阻季碳中心的构建,相关成果发表在美国化学会旗下期刊ACS Catalysis上。


费托合成铁催化剂中的初始晶相效应

最近,北京化工大学的张燚教授、刘意副教授研究团队在前期关于费托合成活性相调控工作(ACS Catal.,2015,?5, 3905)的基础上,以一维纯相α-Fe2O3和γ-Fe2O3纳米棒为费托合成铁基催化剂的新鲜态,研究初始晶相结构对助剂效应和碳化铁活性相生成的影响。


新技术揭示成瘾过程中两种神经元的cAMP信号通变化机制

美国佛罗里达 Scripps Research的科学家发现大脑细胞中的一个分子进程可能是药物成瘾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因此可能成为未来成瘾治疗的目标。


赵英明组发现组蛋白乳酸化新修饰

2019年10月24日,芝加哥大学赵英明教授课题组在Nature杂志发表了的研究,首次报道了乳酸作为组蛋白翻译后的一种修饰,发挥着基因转录调控的功能。这项最新发现成为该领域的最新突破,不仅帮助人们对乳酸的功能有了崭新的理解,而且将促使医学生物学者们重新审视“瓦伯格效应”这个肿瘤研究中的经典机制。


叶海峰团队首创通过绿茶可控精准基因表达装置

近日,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叶海峰团队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以封面文章形式在线发表文章,成功开发出绿茶代谢物原儿茶酸(PCA)调控的基因表达精准控制装置。以“喝茶”这种便捷的生活方式作为控制器在时空上干预或调控治疗药物的可控表达释放。为目前人工定制化细胞疗法转化为临床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理念和策略。


郑萍组揭示KHDC3L突变引发早期胚胎基因组不稳定导致复发性流产

近日,PLOS Biology在线发表了郑萍教授课题组的成果KHDC3L mutation causes recurrent pregnancy loss by inducing genomic instability of human early embryonic cells。研究以人胚胎干细胞和病人相关样本为系统,揭示KHDCL3能调控基因组稳定,解析了其在复发性流产的致病机制。


全新无人机技术可以判断活体和尸体

在空中无人机的许多用途中,最引人注目的之一是在灾难现场寻找幸存者。得益于允许无人机摄像头区分活体和尸体的系统,该过程很快将变得更加高效。该技术是南澳大学和伊拉克 Middle Technical大学的科学家合作开发的。


加拿大科学家开发的实验系统可快速封装液体药物

据外媒New Atlas报道,如果人们希望获得便宜的药品,那么可能需要一种快速且便宜的制造方法。考虑到这一点,加拿大科学家正在开发一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快地封装液体药物的系统。该方法能够以更少的工作生产更多的胶囊。


中国科大实现纳米级空间分辨电磁场量子传感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郭光灿团队在实用化量子传感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该团队的孙方稳小组实验实现50纳米空间分辨力高精度多功能量子传感。该系列研究成果发表在应用物理期刊Physical Review Applied上。


未来只需1毫升尿液即可检测癌症

日本名古屋大学研究生院工学研究科副教授安井隆雄发现了通过使用纳米线,仅需1毫升尿液即可检测癌症的技术。纳米线是截面直径为几十~一百纳米的针状构造物,可使用半导体、金属和氧化物等多种材料制作,有望广泛应用于高灵敏度传感器等领域。纳米线器件的用途之一是癌症检测。细胞分泌的外泌体中含有微RNA,目前已经从人体内发现2600多种微R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