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技术早班车 | 听,来自技术前沿的声音--众智网「凯发网站手机登录」
发布时间:2019.09.11        阅读次数:

化工领域
我国学者发现可快速处理抗生素残留污染的新技术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黄青研究员课题组与企业合作研究发现,使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可高效快速地降解医疗废水中的诺氟沙星、土霉素、四环素等抗生素残留。


大连化物所揭示低维全无机铯铜卤化物纳米晶动力学机理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复杂分子体系反应动力学研究组研究员韩克利团队揭示了低维全无机铯铜卤化物纳米晶动力学机理。


锂插层二硒化铱实现全pH值下高效电解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和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曾杰教授团队通过化学锂插层的方法将原本惰性的二硒化铱活化,使之在宽pH范围内对HER和OER均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


基于发光细菌和AIE探针双重检测生物体内富集的汞离子

华南理工大学唐本忠院士团队提出了一种针对生物组织内富集的汞离子的双重检测策略:首先利用汞离子对明亮发光杆菌的毒性作用,猝灭其生物发光,进一步利用AIE探针2-AFN-I对汞离子的选择性结合能力以及聚集诱导发光特性,点亮检测发光杆菌内富集的汞离子。




生物医药
新研究:
成年肥胖可能源自幼年基因变异

英国和芬兰研究人员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与成年人肥胖风险相关的众多基因变异可能在幼年阶段就开始显现迹象,这一新发现或许有助找到更好的预防肥胖方式。


微生态标尺 “量”出儿童皮肤健康状态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工程研究所单细胞中心带领的国际产学研联合团队,证明皮肤菌群可以量化评价儿童皮肤健康状态,并可指导特应性皮炎的精准护理和个体化用药。研究人员将这种方法命名为“皮肤菌群健康指数”(MiSH)。


上海药物所等揭示GV-971通过靶向肠道菌群发挥其抗阿尔茨海默病作用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耿美玉课题组联合上海绿谷制药研究院科研团队报道了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发病过程中,肠道菌群紊乱可诱发脑内神经炎症,导致AD认知障碍;中国原创国际首个寡糖类抗AD药物GV-971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发挥其治疗AD的作用。


心理所揭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葡萄糖紊乱、认知损伤和白质异常的关系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一项研究成果在《分子精神病学》(Molecular Psychiatry)上发表。该项研究成果揭示了在首次发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葡萄糖代谢紊乱与白质连接异常之间的交互作用及其认知功能损伤的关系。




光电芯片
借鉴折纸术 我科学家实现目前最小尺寸石墨烯折叠

中科院物理所高鸿钧研究团队的陈辉博士等人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原子级精准控制的石墨烯折叠。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小尺寸的石墨烯折叠。


质子半径精确到0.833飞米

英国研究人员精确测量出了质子半径:0.833飞米,向解决过去10年来一直困扰物理学家的质子半径之谜迈出了关键一步。解决这一谜团对理解物理定律意义重大,比如描述光和物质如何相互作用的量子电动力学理论。


武汉物数所芯片原子磁强计研究取得进展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CPT频标组科研人员提出一种基于单束多色多偏振光与原子作用的磁强计探头设计方案,可利用芯片尺寸的微型化原子气室获取高灵敏度磁敏信号,为芯片级高精度原子磁强计设计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案。


基于微等离子体放电摩擦纳米发电机驱动的自供电式机械固氮

香港理工大学的郝建华教授(通讯作者)团队报道了他们通过集成高压输出的TENG和放电反应器,构建了基于TENG驱动微等离子体放电的固氮系统。




智能制造
人工智能可助识别分析野生黑猩猩

日本京都大学一个研究小组最近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成功从野生黑猩猩群体的视频中识别出个体面部特征。这一研究有助于认识和分析野生黑猩猩群体的社会网络及其变化。


具有柔韧性、导电性的防冻抗干有机水凝胶

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在化学领域国际期刊Chemical Communications上发表论文。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防冻抗干有机水凝胶的设计思路,在远低于0 ℃和高于100 ℃的温度范围内保持其柔韧性和导电性。


沈阳自动化所在智能电网优化调度研究中取得进展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智能微电网课题组在智能电网优化调度领域取得进展,相关成果获智能电网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SMART GRID 刊载。


合肥研究院抗中子辐照多主元合金研究取得进展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在抗中子辐照多主元合金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通过不同热处理条件下合金中相变行为的调控研究,揭示了多主元双相合金中相演化机理,提出了抑制合金脆性相形成的新途径。